“風云三號E星、風云四號B星兩顆風云氣象‘新星’的主要數據產品將向全球用戶開放共享。”近日,在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75次屆會上,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莊國泰宣布說。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風云四號B星已于2021年6月3日成功發射,它是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首發業務星,在繼承風云四號A星試驗星成熟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設計,充分挖掘衛星平臺及有效載荷能力,提高了衛星整體的可靠性、穩定性和探測精度,并新增快速成像儀,具備分鐘級250米分辨率區域成像能力。
被譽為“黎明星”的風云三號E星已于2021年7月5日成功發射,它是全球首顆民用晨昏軌道業務衛星,搭載了包括3臺全新研制儀器在內的11種有效載荷,填補了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在晨昏時段的衛星資料觀測空白。
據介紹,風云三號E星、風云四號B星及其地面應用系統已于今年6月1日轉入業務試運行。業務化運行后,風云三號E星、風云三號C星、風云三號D星實現三星組網,每6小時為數值預報模式提供一次完整覆蓋全球的觀測資料,有效提高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的精度和時效性,對完善全球對地觀測系統具有重要意義;風云四號B星與風云四號A星實現雙星組網,進一步滿足我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對氣象監測預報、應急防災減災等的服務需求。
在軌測試期間,風云三號E星先后對外發布了“黎明星看太陽”“黎明星看大氣”“黎明星看地球”等三批觀測產品,在“拉尼娜”事件、南北極冰川融化、太陽爆發及臺風監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風云四號B星利用高時空分辨率圖像與積雪等定量產品為冬奧氣象服務提供支撐保障,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顒?、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等重大活動服務保障及湯加火山噴發等國際熱點事件監測中發揮了作用。
莊國泰表示,截至目前,我國已成功發射兩代4型19顆風云氣象衛星,其中7顆在軌運行,作為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大災害國際憲章機制值班衛星,正持續為全球12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數據產品和服務。
“未來中國氣象局將繼續推動風云氣象衛星為世界氣象組織(WMO)及其會員的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貢獻力量?!鼻f國泰說。
中國北斗,我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自1994年北斗一號立項以來,歷經二十六載,從無到有......
近年來,我國在遙感測繪、定位導航、科學實驗等中高軌道衛星應用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風......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中央機械制造科學研究所刊物《航天與火箭制造》登載的文章稱,該研究所......
幾乎是前后腳,中國北斗在過去一個月內迎來兩則重磅消息。8月31日,來自中俄衛星導航重大戰略......
展望未來30-50年,我們將以衛星導航系統的時 空為基石,集成光學、聲學、電學、磁學、機......
2017年11月,北斗三號首批組網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入軌,截至目前已有16顆衛......
據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網站消息,商丘市新建的13座北斗導航定位基準站全部建成并通過省級驗收......
近日,深圳市在南山區西麗街道、桃源街道、寶安區新安街道、西鄉街道啟動了共享單車高精度定點停......
這似乎是個老問題,實際上也是個新問題。因為智能的問題,現在與無人駕駛密切相關,引出一堆新問......
接收機通常有接收機天線、射頻(RF)部分、基帶部分、電源部分和控制顯示存儲部分組成。接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