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說穿了,就是個名詞概念,是個大框子大口袋,也是個可以裝入無限資源和設想、夢想、幻想的無底洞,還可以說是個發揮人們想象空間的自由創作的新天地。那么,為什么元宇宙在中國那么熱,可以說是有點發高燒,也不為過。在不太長的一兩年間,中國幾乎成為世界上元宇宙鬧得最兇的中心,尤其是地方上許許多多政府機構都以自己推出元宇宙作為科技創新熱點驕傲無比,總算趕上個潮流,可是全中國究竟有多少個講得清元宇宙概念的人士,應該說是屈指可數。本來嘛,元宇宙就是個一無所有的名詞概念,就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玩意兒,就是個信息時代的虛無縹緲的創作創意創造空間世界,而且是去中心化的,誰能夠說得清。實際上,比如《紅樓夢》就是元宇宙,是曹雪芹的元宇宙創作,成為多少代人的紅樓夢,成為全中國和全世界的紅樓夢,成為永遠的紅樓夢,比元宇宙還元宇宙。因此,元宇宙也可以認為并不是什么新的科技,而是個創意空間,想象空間,是個數字孿生世界組成部分,是個“三體”那樣的科幻世界。不要把元宇宙鬧得那么神奇,那么妙不可言,以至于有點像房地產那樣綁架中國的味道,甚至有更加洶涌磅礴的勢頭。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元宇宙僅僅是個空中樓閣而已。
那現在元宇宙為什么這樣“熱”,特別是在中國。第一,因為中國歷年來一直在提倡科技創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于是創新成為一種時髦,也成為一種流行病,創新不了科技,就來個科技名詞創新,元宇宙一來,正中下懷。新冠三載拼生死,正是南柯夢醒時,無中生有元宇宙,由虛向實新時空;第二,因為新世紀以來,我們在單項技術發展上,已經形成批量,形成系列,形成懶散的群體。但是,沒有一條紅線,能把它們串聯起來,沒有一個架構,能把它們組裝起來,極其需要系統性總體性的整合集成,這就讓新時空和元宇宙找到了用武之地,而元宇宙更加是可以做到創意無限,想象力無限,盡情發揮,經緯天地宇宙,反映大眾的一種求發展的蠢動心里;第三,因為各省市、各地區、各地方都在比拼GDP、比拼增長率,所以大家都想占一個先機,摸一網大魚,抓一群肥羊,發一票洋財,做一場癡夢,都爭先恐后、大張旗鼓地推動元宇宙,造輿論,做規劃,提指標,連多少萬億的奮斗目標,已經見諸報端。與目前爭搶萬億級城市的許多鬧劇一樣,把周邊的城鄉收羅進來,鋪大攤子,就算升級了,還做得津津有味,這不是在玩數字游戲、糊弄吃瓜群眾嗎!還說成是國際范兒,誰見過,世界上有這么干的。
由此可見,元宇宙那么熱,特別是在中國達到發燒的程度,有其社會根源及其背景和淵源。但是,需要我們注意的是,要謹防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特別是謹防全面的脫實向虛貼標簽、喧賓奪主,謹防空頭支票滿天飛、糊弄百姓,謹防虛晃一槍假大空、勞而無功。元宇宙,是一種值得關注的戰略性思維概念名詞,但是元宇宙決不是什么靈丹妙藥和萬應靈藥,更不是可以解決一切難題的萬能鑰匙;元宇宙,只是個虛擬世界和幫助現實世界進行開拓延伸的舞臺,但是決不是人們所說的是一個可以讓人過另一種生活的平行世界,至少現在不是,將來也很難是,那只是個夢;元宇宙,的確是可以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成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樂園,成為人人服務、服務人人的試驗基地,但是它還是虛擬的,還是模擬仿真,還是數字孿生、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的一部分,而且離不開現實世界,更不是全部;元宇宙,可以真正用來探索四維世界的真諦,將過去、現在和將來鏈接起來,將上下左右前后鏈接起來,有助數字世界逐步形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可以穿越時空的漫長無限、持續不斷的歷史畫卷,將許許多多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形成可視化的表達,但是,這一切都是依托現實世界的存在,依賴精準時空的真實地人事物的配合,才能有可能性可用性可預測性可操作性;元宇宙,在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元宇宙,因為信息化社會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歷程,打開大眾智慧之門,進入可以盡情發揮每個人想象力創造力的群智時代,每個人、每個單位、每一個機構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創造自己的元宇宙,但是,這一定是結合實際情況和條件,實現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的元宇宙創作,而不是蹭蹭熱度、無病呻吟、無的放矢、沒有事兒找事地添亂;元宇宙,是個大概念,不是能夠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要從長計議,要放長線釣大魚,要創造出自己獨到的優秀的元宇宙,通常需要短則五年,長則十年二十年,方能夠有所收獲,請問有多少人能夠耐得住這樣的寂寞,“高處不勝寒”,所以元宇宙在目前這個發展階段不是誰都能玩兒的。
由此可見,當今人們的當務之急是一定要理清楚弄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輕重緩急?什么才是自己工作任務、奮斗目標高質量實施實現的牛鼻子?不要糊里糊涂急急忙忙地去蹭元宇宙的熱度,更不能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成為莫名其妙的“元宇宙發燒友”。如果你一定要玩元宇宙的話,近期千萬不要想靠它吃飯,靠它發財,也只能夠作為興趣愛好、遠大理想、終極目標來玩,以期在可期盼的將來能夠真正結合自己的事業做出精彩絕倫的元宇宙創作。這就是現實,這就是時勢。
中國北斗,我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自1994年北斗一號立項以來,歷經二十六載,從無到有......
近年來,我國在遙感測繪、定位導航、科學實驗等中高軌道衛星應用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風......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中央機械制造科學研究所刊物《航天與火箭制造》登載的文章稱,該研究所......
幾乎是前后腳,中國北斗在過去一個月內迎來兩則重磅消息。8月31日,來自中俄衛星導航重大戰略......
展望未來30-50年,我們將以衛星導航系統的時 空為基石,集成光學、聲學、電學、磁學、機......
2017年11月,北斗三號首批組網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入軌,截至目前已有16顆衛......
據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網站消息,商丘市新建的13座北斗導航定位基準站全部建成并通過省級驗收......
近日,深圳市在南山區西麗街道、桃源街道、寶安區新安街道、西鄉街道啟動了共享單車高精度定點停......
這似乎是個老問題,實際上也是個新問題。因為智能的問題,現在與無人駕駛密切相關,引出一堆新問......
接收機通常有接收機天線、射頻(RF)部分、基帶部分、電源部分和控制顯示存儲部分組成。接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