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都說,現在是GNSS發展的轉折期,是從系統建設階段向產業應用階段,實現轉折發展。由于是建設期與轉折期交差,衛星數量處于動態變化中,而且變化還相當的快,所以經常對于天上究竟有多少顆衛星在工作,有點兒弄不靈清。尤其是像北斗系統,人們更多地知道這是發射第四十四顆衛星了,總數知道,但是其中有多少顆在工作?北斗二號衛星有多少顆?北斗三號有多少顆?好像沒有幾個人是門兒清的。在這里,我們引用了一張表格,做一下說明,而且是對于GNSS的全球系統、區域系統和星基增強系統衛星數量一起加以說明。讀完本文至少你會清楚一點點,不至于丈二和尚摸不著頭。由表格所列可見,美、俄、中、歐的四個全球系統和日、印的兩個區域系統,它們分別是GPS、格洛納斯(GLONASS)、北斗系統(BDS)和伽利略系統,以及準天頂衛星系統(QZSS)和印度區域導航衛星系統(IRNSS,最近又稱為NaIC,意涵是利用印度星座導航),還有就是美、歐、俄、日、印的星基增強系統,它們分別是WAAS、EGNOS、SDCM、MSAS、GAGAN。中國北斗系統的星基增強系統,包括在北斗三號基本系統之中,所以沒有單獨列出。
注:衛星數量,括號內數字表示在維修或者測試的衛星數
這一張表格看似簡單,實際上內涵甚為豐富。讓我們細細道來。GPS的第二代衛星GPSIIA,還有碩果僅存的一顆衛星在工作,工作壽命已經超過25.5年,同一行中的IIR衛星,有11顆在工作,以上兩種衛星所用的信號是GPS的傳統信號,在L1的民用C/A碼,和L1/L2上的軍用P(Y)碼。從IIR-M衛星開始,就是GPS現代化衛星,在原來單個民用信號基礎上,增加了又一個民用的L2C信號,目前有7顆衛星在工作,IIF衛星,又增加了第三個民用的L5信號,現在有12個衛星在工作,GPSIII的第一個衛星又增加了第四個民用信號L1C,該顆衛星去年底已經發射,目前還在測試過程中。第二顆GPSIII衛星計劃在今年七月份發射,年內還發射第三、第四顆GPSIII衛星,第十顆GPSIII衛星將在2023年發射,從2025至2034年將發射22顆GPSIIIF衛星,GPS現代化衛星星座才算部署完成。
由表可見,GLONASS M星、M+星和K1星在軌工作數量分別為21顆、2顆和1顆。從M+星開始,其信號包括L1/L2 的C/A+P,和L3(CDMA),后者用于GNSS兼容互操作。后續發射的衛星將是K2衛星系列。北斗系統是處在北斗二號和北斗三號的過渡期中,在軌工作的北斗二號MEO、IGSO和MEO衛星,分別為3顆、7顆和5顆,它們輻射的衛星信號為B1-2、B2b和B3,而在軌工作的北斗三號MEO衛星有18顆,它們輻射的信號為B1、B1-2、B2a/b/ab和B3。伽利略系統目前在軌工作衛星數量為22顆,其中在軌驗證衛星3顆,完全工作衛星19顆,它們播發的信號均為E1、E6、E5a/b/ab。
由表可見,日本的區域系統QZSS有兩個批次,其Block1工作衛星只有1顆,輻射的信號包括L1C/A、L1C、L2C、L5、SAIF、E6LEX,其BlockII的IGSO和GEO工作衛星分別為2顆和1顆,輻射的信號包括L1C/A、L1C、L2C、L5、L1S、E6、L5S。可見QZSS是當前衛星中,包括信號最多的衛星系統,真正體現博采眾家之長,且有自己創見的系統。印度的區域系統IRNSS,或者說是NaIC的工作衛星中IGSO和GEO分別為4顆和3顆。而星基增強系統有美、歐、俄、日、印的在軌工作衛星數量,分別為3顆、4顆、3顆、2顆和3顆。
綜上所述,目前包括全球系統、區域系統和星基增強系統在內的GNSS在軌工作衛星總數量為136顆,其中全球系統衛星95顆,區域系統衛星26顆,星基增強系統衛星15顆。按照國別而言,美國有34顆,俄羅斯有27顆,中國有33顆,歐洲有26顆,日本有6顆,印度有10顆。到2020年,中國北斗系統和歐洲伽利略系統均將投入完全服務,屆時在軌工作衛星數量將超過140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