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北斗的應用與服務進入全面體驗新時代,那么在智能城市建設,和鄉村振興行動中,北斗新時空能夠發揮什么樣的作用?能不能真正成為核心驅動力?答案無疑是肯定的。在智能城市建設和推進鄉村振興行動中,最為困難的事情是,感覺到百事待舉、百廢待興,什么都需要做,而且各種各樣的新名詞、新概念層出不窮,目不暇接,科技興國、數字經濟、智能產業到底那個是主要矛盾,那個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什么才是牛鼻子抓手?實際上,從北斗導航技術產業,引申出來的中國新時空服務,是新時代的根本性的發展方向。因為時空表述的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無所不在,那為什么要在時空前面加上新字。該“新”字代表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代表信息時代信息的核心內涵,代表高精度時空信息服務的中國特色,代表服務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高端定位。當前發展階段稱之為北斗新時空理念,它涉及系統與技術、應用與服務、產業與體系,至2035年建設成為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更加安全的綜合時空體系。
無論是智能城市建設,還是推進鄉村振興,對于地方政府而言,最為困難的是,如何在戰略上整體上把握發展方向、發展目標、發展時機,用最小的投入增量,挖掘最大的積蓄存量,推進創新協調、綠色開放、融合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情制宜地打造本地化的特色優勢和競爭力。最最需要的是北斗新時空理念這樣的革命性工具和手段,它的最重要的創新,就是在管理層面的創新,管理強效能,管理提效率,管理創效益。在信息社會和數字經濟時代,通過北斗新時空理念,實現時空信息的深層次貫穿、貫通、貫徹,打破政府部門機構間的條條塊塊分割和低水平的重復建設與運用,打破數據孤島、數字鴻溝和數碼安全的壁壘與瓶頸,實現共建共享共贏。數據和信息溝通是部門機構之間、政府百姓之間、人民群眾之間心靈溝通的前提條件。
融合創新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集中體現。“新發展理念就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可見,融合創新是實踐新發展理念的關鍵,而融合創新的核心主線和總體框架是北斗導航向北斗時空的華麗轉身,是從“北斗+”向“+北斗”的轉型升級,從定位導航授時技術,走向數字經濟的時空信息,引領新一代信息技術集聚,從大安全、大連接、大數據、大計算、大服務的“五大要素”配置的高度,推進5G、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增強現實、數字孿生等聚合融合,實現群體的融合創新,打造新興的智能信息產業。同時,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帶動關聯產業的換代跨越。
北斗新時空技術的關鍵之處是新,新在智能,新在無所不在的高精度時空信息一體化提供,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找到人,辦對事,就是智能。智能是當今時代解決一系列瓶頸、壁壘、難題的技術解剖刀,是實現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發展途徑和主攻方向。而中國國內發展的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是城鄉和諧發展,是要解決城市的某些畸形發展和鄉村的停滯落后倒退的矛盾,許多對于鄉村缺乏深入了解的所謂專家,給鄉村加上一道道封鎖線,名為保護,實為加害,好心辦壞事。而這一方面的解決途徑是推進中國農村的信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實現數字經濟和智能信息產業政策傾斜,讓有抱負、有實力、有行動的人們,讓廣大年輕的農村人口回歸,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諧的城鄉,是建設和諧中國的前提條件,還必須從新發展理念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