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郭樹人研究員15日表示,目前,中國國內90%和全球50%手機已支持北斗信號。同時,基于北斗系統提供應用服務的相關產品,已進入120余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工程院當天在北京舉行2022全球工程前沿/全球十大工程成就發布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嫦娥探月工程、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應用、獵鷹重型可回收火箭、港珠澳大橋、超大規模云服務平臺、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復興號標準動車組、太陽能光伏發電、新一代電動汽車等入選最新發布的“2022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郭樹人應邀在會上以《北斗:中國方案打造中國名片》為題作報告。他說,2020年10月中旬,蘋果公司發布的iPhone12手機支持北斗信號,標志著北斗導航覆蓋到所有的移動設備類型。目前在北京,有20顆北斗衛星為人們導航定位,出行的路徑規劃和達到時間都是基于北斗定位大數據計算出來。
基于北斗的土地確權、精準農業、智慧港口等,已在東盟、南亞、東歐、西亞、非洲等地成功應用,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共享衛星導航建設發展成果。德國宇航中心評價稱,在星間鏈路的支撐下,“北斗定軌精度世界第一”。
郭樹人表示,2003年建成的北斗一號,解決了中國衛星導航系統有無的問題,現已退役。作為中國首個向國際提供免費開放服務的空間基礎設施,北斗二號已連續穩定運行12年,服務30億人口。目前,北斗二號+北斗三號共45顆衛星在軌服務。20多年來,北斗系統運行連續穩定,從未出現中斷。
此外,通過北斗系統建設發展,中國自主研制出500余種宇航級產品,核心器部件100%國產化,北斗元器件已向中國國內其他航天型號推廣19萬多只。
據了解,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指近5年在全球范圍內完成、具有全球影響力并產生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工程創新重大成果,能夠反映某個或多個領域當前工程科技最高水平。當天發布的“2022全球十大工程成就”,由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Engineering)學科編委會和中國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項目組專家聯合擔任評選委員會,經過全球征集提名、專家遴選推薦、公眾問卷調查,最終評選確定。(完)
中國北斗,我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自1994年北斗一號立項以來,歷經二十六載,從無到有......
近年來,我國在遙感測繪、定位導航、科學實驗等中高軌道衛星應用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風......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中央機械制造科學研究所刊物《航天與火箭制造》登載的文章稱,該研究所......
幾乎是前后腳,中國北斗在過去一個月內迎來兩則重磅消息。8月31日,來自中俄衛星導航重大戰略......
展望未來30-50年,我們將以衛星導航系統的時 空為基石,集成光學、聲學、電學、磁學、機......
2017年11月,北斗三號首批組網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入軌,截至目前已有16顆衛......
據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網站消息,商丘市新建的13座北斗導航定位基準站全部建成并通過省級驗收......
近日,深圳市在南山區西麗街道、桃源街道、寶安區新安街道、西鄉街道啟動了共享單車高精度定點停......
這似乎是個老問題,實際上也是個新問題。因為智能的問題,現在與無人駕駛密切相關,引出一堆新問......
接收機通常有接收機天線、射頻(RF)部分、基帶部分、電源部分和控制顯示存儲部分組成。接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