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夜综合|欧美一黄片|在线观看91|任我爽在线视频精品凹凸精品分类|最近中文字幕免费6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國產手機“參北斗”,北斗大眾消費應用爆發?

添加時間:2022-09-09 09:35:08 來源:新華社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李瑤

96日下午,華為預熱已久、號稱向上捅破天的創新技術正式發布:借助北斗短報文技術,華為Mate50系列手機可以在地面沒網絡信號的情況下,支持衛星通信。

作為國產手機頭部廠商,華為手機的這一上新之舉,在為智能手機帶來創新氣息的同時,也讓衛星通信這個一向被認為是高端而神秘的行業,成了公眾熱議話題。

2

202296日,河南鄭州,華為Mate50系列發布品鑒會召開,吸引大量市民體驗打卡。圖/視覺中國

一位通信行業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雖然三大運營商通信基站覆蓋率在不斷提升,但仍存在不少信號覆蓋較弱的區域,讓智能手機實現衛星通信功能,相當于為用戶提供了一個保底的通信手段。

簡單來說,這個短報文通信功能可以通過北斗衛星信號,幫用戶傳遞信息。這位人士說。

什么是短報文?

短報文功能并不是一項新事物,它早已應用十多年了。通信專家張弛說。

短報文通信功能,是北斗系統區別于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等其他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特有功能之一,是公認的北斗系統的獨門絕技

正因如此,業內所說的短報文,一般特指北斗短報文通信技術和服務,也即衛星定位終端與北斗衛星或北斗地面服務站之間,能夠直接通過北斗衛星信號進行雙向信息傳遞。

北斗短報文的發展,與我國早期嘗試使用通信衛星實現導航定位功能不無關系,上世紀90年代北斗工程上馬之后,這一功能被保留下來并不斷完善,才有了今天的模樣。航天工業一位相關人士向《財經國家周刊》介紹說。

此前公開消息顯示,我國北斗短報文系統已經領先世界,區域通信能力早在2020年就已達到每次 14000 比特(1000 漢字),既能傳輸文字,還可傳輸語音和圖片,并支持每次 560 比特(40 個漢字)的全球通信能力。

而且,這個獨一無二的通信功能,可以在沒有通信信號覆蓋的地方,讓北斗用戶既能定位又能向外界發送短信。

張弛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目前能夠提供短報文通信服務的,是赤道上空的5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短報文的主要應用場景之一,就是我國東南沿海的漁船,可以讓漁船一鍵報警,或隨時報告漁船動態。

基于短報文的技術特征,其應用場景顯然不止于此。

中國移動總經理董昕曾表示,在應急通信、緊急救援、防災減災等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在水文水利、海洋漁業、石油石化等影響生產生活的重點行業,短報文發展前景廣闊。

3

北斗三號短報文通信服務成果發布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胡喆

北斗C端應用大爆發?

今年三季度之初,短報文通信功能嵌入智能手機的消息公布之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楊長風就曾表示:北斗短報文通信進入智能手機,一定會帶來更多創新應用。

楊長風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北斗計劃不斷推動短報文通信服務融入更多穿戴設備、車載終端等應用產品,與此同時也將不斷增強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服務容量,不斷滿足大眾對于衛星通信服務的需求。

由于此前的預熱,加之如今華為Mate50系列的發布,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接下來國產智能手機將陸續上衛星通信,從而加速北斗C端應用場景的豐富。

證券機構分析稱,展望未來,隨著北斗三號短報文在C端市場不斷滲透,實現多技術、多終端融合,應用爆發在即,到2025年我國短報文芯片市場預計將達到30億元人民幣。

不過,通信行業分析師付亮認為,衛星通信技術本身就比較成熟,將該技術融入到手機終端有一定實用性,但技術融合是一個過程,目前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通信行業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也認為,將北斗短報文技術應用到C端市場,在一定程度上證明面向公眾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但其到底能起多大作用,還需要觀察?,F在說北斗短報文催化北斗C端應用大爆發,還為時尚早。

一顆衛星的典型覆蓋面積是有限的,C端市場用戶數量龐大,要想能承接住C端巨大的用戶需求,要么向赤道上空多發射幾顆衛星,要么采用技術手段繼續挖掘現有容量。這位分析師說。

4

2021526日,第十二屆中國衛星導航成就博覽會在南昌開幕,圖為北斗三號區域短報文模塊。圖/視覺中國

從專業領域到大眾消費

北斗短報文大眾消費市場距離被引爆還有一段時日,但整個北斗產業,卻在加速從專業領域向大眾消費的普及。

十四五規劃提出,深化北斗系統推廣應用,推動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20221月,工信部專門印發了《關于大眾消費領域北斗推廣應用的若干意見》。

張弛告訴記者,國家對北斗從專業領域向大眾消費普及的這一引導,不僅針對短報文。除了短報文,定位導航、精準授時也是北斗系統的主要功能,“‘北斗產業這個詞后面,蘊含著幾千億的價值。

張弛舉例稱,在海洋的各種設備上裝上北斗系統,能對國防和經濟產生巨大作用;同樣地,如果在拖拉機等農機上裝上北斗系統,通過精準定位功能,就可以實現農機操作的無人化;在駕考汽車上裝上北斗系統,就可以實現駕考監考無人化。

短報文轉向大眾消費是一方面,我們更要看到,利用北斗的短報文、精準定位、精準授時,可以把全國的產業來一個大升級。張弛說。

業內專家表示,大眾消費領域具有規模大、占比高、影響面廣等特點,對于促進北斗融合創新應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城市數字化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北斗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產業應用初具規模。《2022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1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4690億元人民幣,較2020年增長16.29%。

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和市場行為的推動,除衛星設計、制造、發射以及地面基礎設施建設等國家隊負責的部分外,越來越多企業和資本正在進入這一行業。

目前資本主要關注的北斗產業上游是芯片、板卡、模塊、天線等板塊,中游主要是終端產品、解決方案,下游則側重運營服務。

我們一般將北斗產業劃分為特殊市場、行業市場及大眾市場三大塊,響應政策號召和行業趨勢,一些有實力、能切入大眾市場賽道的公司正在慢慢顯露出來,這是我們重點關注的目標,也比較看好這個賽道的前景,有望迎來一波爆發。一位關注通信行業多年的投資人說。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常務副會長趙繼成表示,當前正是北斗規模化應用的關鍵時期,也是整個北斗產業發展的黃金機遇期,應盡快形成一大批北斗優先的新產品和新應用服務系統,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

據楊長風透露,隨著北斗系統的不斷完善和能力提升,2025年后北斗產業規模有望達到萬億元。


圖文推薦
熱門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