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近日印發《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北省推進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湖北將著力打造全國北斗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并通過落實7個方面18條舉措,支持北斗領域技術創新、支持北斗優先大規模應用、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推進產業集群發展。省會城市武漢同樣出臺相關政策,謀劃打造千億規模北斗產業。
北斗領域相關企業達730余家
湖北省經信廳數據顯示,2021年湖北與北斗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芯片、板卡、算法、軟件、導航數據、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等核心產值100多億元,占全國總量的7.7%;由北斗應用和服務所衍生帶動的關聯產值300多億元,占全國總量的12.5%。湖北北斗產業鏈條日趨完善,2021年湖北省北斗及關聯產業產值達500億元,居中部首位。近年來,北斗產業已成為湖北省獨具優勢、極富潛力的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2021年,湖北北斗領域相關企業達730余家。
數據顯示,湖北地球空間信息領域院士數量居全國首位,已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余個。在應用推廣上,湖北建成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務平臺,向全省提供統一、可靠的高精度位置服務;完成了湖北省北斗農機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統建設;建成省級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提供厘米級至亞米級精密導航定位和終端輔助增強服務。
目前,湖北省已從技術創新、規模應用、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推進產業集群發展、金融財稅支持以及人才支撐等方面出臺措施,推動湖北北斗芯片、模組、器件、終端以及數據集成、系統集成和運營維護全產業鏈發展;支持北斗“星、芯、網、端”以及“北斗+5G”融合等相關技術研發和成果創新,挖掘、培育和發展北斗在大眾消費領域應用新模式新業態。
根據《通知》,湖北省將大力推進北斗在測量測繪、自然資源、環境監測、防災減災、5G、工業互聯網等各行業領域的全面應用,并挖掘、培育和發展北斗在手機和車載導航、旅游出行、景區管理、文化娛樂、穿戴設備、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等大眾消費領域應用的新模式新業態。
積極支持省內北斗企業上市融資
《通知》顯示,湖北將支持省內創新主體積極參與北斗領域國家重大項目,對牽頭承擔的國家重大項目按規定給予支持。大力支持北斗“星、芯、網、端”以及“北斗+5G”融合等相關技術研發和成果創新;將支持湖北珞珈實驗室在北斗領域開展創新,3年建設期內每年給予5000萬元運行經費補助。
湖北省將推動省內北斗領域院士專家、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科技成果在鄂落地轉化。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激勵力度,科技成果自行轉化或與他人合作實施轉化的,在轉化成功投產后,可連續5年每年從營業利潤中提取不低于10%的比例給予獎勵。在科技成果研發和轉化中作出主要貢獻的人員,獲得獎勵份額不低于總額的70%。
湖北省將圍繞北斗全產業鏈和北斗融合產業,培育壯大省內北斗龍頭企業。對北斗產業技改項目給予相關補助;支持引導我省北斗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單項冠軍北斗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同時,湖北省將推動北斗芯片、模組、器件、終端以及數據集成、系統集成和運營維護全產業鏈發展,打造國內領先的北斗產業融合發展集群,打造一批明星產品,形成湖北北斗產業名片,并鼓勵金融機構提高對省內北斗企業授信額度,積極支持省內北斗企業上市融資,鼓勵各類政府基金、社會基金支持我省北斗產業發展等。
作為湖北省省會的武漢市同樣發布了《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北斗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將武漢市打造成為全國北斗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形成北斗產業融合發展集群;未來要培育和引進北斗產業領域企業1000家,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武漢市明確提出“兩基地四園區”的發展空間布局,并不斷拓展北斗應用場景,如首次提出推廣北斗在大眾消費領域應用,還首次提出要“加快培育北斗全產業鏈”、引進和培育終端產品制造、終端測試檢驗中心等相關企業,加快補齊中游產業鏈、全面延伸下游產業鏈等。
武漢市將聚焦泛在高精度定位、廣域精密授時、數字孿生地圖、地理時空智能等前沿領域創新,突破關鍵技術,并依托武漢國家現代服務業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化基地、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和武漢大學科技園、光谷軟件園、未來科技城、武漢經開區(漢南區)通用航空以及衛星產業園“兩基地四園區”,同時,鼓勵有關區依托武漢大學、中科院武漢分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設環大學創新經濟帶,加快構建完善北斗產業布局。武漢將在經濟發展、城市治理、民生保障、大眾消費等領域實現北斗應用的融合創新,形成一批“看得見、用得好”的北斗應用服務樣板。如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武漢將積極推進北斗高精度軟件、硬件以及服務產品進入汽車前裝和車路協同路側設施;在城市電網領域,推動利用北斗授時技術,實現對電力設施精細化管理;在大眾消費領域,引導北斗系統在智能手機、服務(特種)機器人、穿戴式設備等個人消費領域的大眾應用等。
中國北斗,我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自1994年北斗一號立項以來,歷經二十六載,從無到有......
近年來,我國在遙感測繪、定位導航、科學實驗等中高軌道衛星應用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風......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中央機械制造科學研究所刊物《航天與火箭制造》登載的文章稱,該研究所......
幾乎是前后腳,中國北斗在過去一個月內迎來兩則重磅消息。8月31日,來自中俄衛星導航重大戰略......
展望未來30-50年,我們將以衛星導航系統的時 空為基石,集成光學、聲學、電學、磁學、機......
2017年11月,北斗三號首批組網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入軌,截至目前已有16顆衛......
據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網站消息,商丘市新建的13座北斗導航定位基準站全部建成并通過省級驗收......
近日,深圳市在南山區西麗街道、桃源街道、寶安區新安街道、西鄉街道啟動了共享單車高精度定點停......
這似乎是個老問題,實際上也是個新問題。因為智能的問題,現在與無人駕駛密切相關,引出一堆新問......
接收機通常有接收機天線、射頻(RF)部分、基帶部分、電源部分和控制顯示存儲部分組成。接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