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城市精細化內澇仿真預報平臺”在北京發布。該產品實現了從硬件設施到操作系統到應用軟件的全鏈條國產化,在自主可控的基石上,能夠助力城市防洪除澇能力提升。
據介紹,“城市精細化內澇仿真預報平臺”采用數字孿生五維模型,集在線預報、內澇預警、仿真預演、數字預案四大功能于一體。在線預報通過將機理模型、人工智能、氣象預報相結合的方式,基于區域分解、混合架構加速等先進技術,依托曙光智算算力服務平臺,可數字化呈現數百平方公里區域,實現5米尺度精細化網格計算,實時預報未來1-10天的內澇積水情況,能夠全面、快速掌握災情動態,為應急處置與決策爭取寶貴時間;監測過程中,如出現監控數據超過閾值情況將迅速做出精準靶向預警,確保行動及時;仿真預演具備歷史降雨復現、內澇風險評估和管網排水能力評估等功能,可為城市升級改造、實現可持續管理提供參考依據;結合地圖實時路況、車輛導航、人口熱力圖等數據,數字預案為決策部門高效調度、指揮提供幫助。
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李智表示,隨著國家豐水年周期的到來及人均GDP的增高,我國內澇災害損失逐年加重。早前,我國城市內澇防洪減災技術多借鑒國際城市防洪先進經驗,完全照搬國外經驗,難以解決國內防澇減災難題。“城市精細化內澇仿真預報平臺”是集聚多方自主關鍵技術的國產化防澇減災平臺,期待該款產品的出現能為國內城市內澇防治開創新局。平臺在未來開發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精度和預見期之間的平衡及實時化問題,這樣才不會辜負在數據融合模型中已有的優勢。
中科曙光副總裁兼曙光智算和中科天機總裁曹振南談到,算力是數字經濟的新生產力,也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通過在曙光智算算力平臺的部署,“城市精細化內澇仿真預報平臺”產品可得到實時計算結果。借助于天機系統的氣象服務,“城市精細化內澇仿真預報平臺”能夠獲取更好、更長遠的氣象數據,可以獲取到近15到20天未來城市降雨分析,助力城市內澇數據分析,提前預報未來城市內澇積水情況,做好內澇災害的防范應對。
中科星圖智慧高級副總裁、智慧創新研究院院長朱龍文談到,“城市精細化內澇仿真預報平臺”通過結合中科星圖自主數字地球平臺技術,能夠實現高分、北斗、無人機和地面觀測數據的天空地網一體化氣象、水文、水情觀測數據的匯聚、治理和融合,為多尺度、跨流域的數值仿真分析提供高效的動態數據支撐;仿真分析數據與中科星圖智慧應急管理產品的無縫集成,為“城市精細化內澇仿真預報平臺”應急預案制定提供支撐,為水利四預應用和洪澇應急響應奠定堅實基礎。
高德地圖云圖業務中心商務負責人李博新談到,高德地圖在空間數據分析、內澇影響分析、應急救助信息發布、內澇點位預警等方面參與了“城市精細化內澇仿真預報平臺”的設計和建設。依托在地理位置和出行服務領域積累深厚的智能算法,高德地圖為“城市精細化內澇仿真預報平臺”內澇影響區人員分析、應急救助信息發布及互動提供了支撐。高德智慧錐桶等IoT設備的應用,輔助“城市精細化內澇仿真預報平臺”內澇點位預警等相關功能和能力的實現。
云廬科技研究院博士于春水介紹,“城市精細化內澇仿真預報平臺”的核心是淺水方程,即用來描述水在地表以及地下管網中運動形式的機理模型。“城市精細化內澇仿真預報平臺”主要通過兩條路徑實現平臺功能,一是通過數值求解淺水方程,二是結合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神經網絡,運用物理信息神經網絡,對SCS模型的參數進行反演。
中國北斗,我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自1994年北斗一號立項以來,歷經二十六載,從無到有......
近年來,我國在遙感測繪、定位導航、科學實驗等中高軌道衛星應用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風......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中央機械制造科學研究所刊物《航天與火箭制造》登載的文章稱,該研究所......
幾乎是前后腳,中國北斗在過去一個月內迎來兩則重磅消息。8月31日,來自中俄衛星導航重大戰略......
展望未來30-50年,我們將以衛星導航系統的時 空為基石,集成光學、聲學、電學、磁學、機......
2017年11月,北斗三號首批組網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入軌,截至目前已有16顆衛......
據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網站消息,商丘市新建的13座北斗導航定位基準站全部建成并通過省級驗收......
近日,深圳市在南山區西麗街道、桃源街道、寶安區新安街道、西鄉街道啟動了共享單車高精度定點停......
這似乎是個老問題,實際上也是個新問題。因為智能的問題,現在與無人駕駛密切相關,引出一堆新問......
接收機通常有接收機天線、射頻(RF)部分、基帶部分、電源部分和控制顯示存儲部分組成。接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