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運輸部、科技部聯合印發《“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貫徹中央關于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科技強國重大戰略部署,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有關任務,系統謀劃“十四五”期間交通運輸科技創新重點方向和主要任務,提出到2025年初步構建適應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需要的科技創新體系,創新驅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規劃》從基礎設施、交通裝備、運輸服務3個要素維度和智慧、安全、綠色3個價值維度,布局了六大領域18個重點研發方向。
在基礎設施領域,圍繞推進高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和構建布局完善、立體互聯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提出研發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關鍵技術、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關鍵技術等任務。
在交通裝備領域,圍繞提升交通裝備安全智能綠色技術及標準化水平,創建自主式交通系統技術體系,提出突破智能綠色載運裝備技術、新型載運工具技術等任務。
在運輸服務領域,圍繞提高運輸組織效率與服務品質,降低運輸成本,提出開展高品質智能客運、經濟高效智慧物流、便捷城市交通運行服務關鍵技術研發等任務。
在智慧交通領域,提出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融合,加快北斗導航技術應用,開展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
在安全交通領域,圍繞提升交通運輸安全與應急保障能力,提出交通基礎設施安全監測與應急技術、交通安全生產保障與協同管控技術、交通應急與服務保障技術等研發和應用任務。
在綠色交通領域,聚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與綠色交通發展要求,提出突破新能源與清潔能源創新應用、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交通污染綜合防治等領域關鍵技術等研發任務。
《規劃》注重任務落地,布局了交通基礎設施長期性能科學觀測網建設、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交通運輸裝備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北斗導航系統智能化應用、水上交通安全應急保障技術攻堅、交通運輸低(零)碳技術攻堅7項科技工程。
《規劃》還部署了強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具體任務,并布局了交通運輸“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
中國北斗,我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自1994年北斗一號立項以來,歷經二十六載,從無到有......
近年來,我國在遙感測繪、定位導航、科學實驗等中高軌道衛星應用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風......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中央機械制造科學研究所刊物《航天與火箭制造》登載的文章稱,該研究所......
幾乎是前后腳,中國北斗在過去一個月內迎來兩則重磅消息。8月31日,來自中俄衛星導航重大戰略......
展望未來30-50年,我們將以衛星導航系統的時 空為基石,集成光學、聲學、電學、磁學、機......
2017年11月,北斗三號首批組網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入軌,截至目前已有16顆衛......
據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網站消息,商丘市新建的13座北斗導航定位基準站全部建成并通過省級驗收......
近日,深圳市在南山區西麗街道、桃源街道、寶安區新安街道、西鄉街道啟動了共享單車高精度定點停......
這似乎是個老問題,實際上也是個新問題。因為智能的問題,現在與無人駕駛密切相關,引出一堆新問......
接收機通常有接收機天線、射頻(RF)部分、基帶部分、電源部分和控制顯示存儲部分組成。接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