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完成12座基準站新增雷達衛星信號角反射器與地標布設工作;開展位置大數據提取、預處理與分析模型的構建;有針對性選取一批地質災害隱患點,布設北斗高精度位移監測設備……
記者15日從湖南省自然資源廳獲悉,為切實做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推廣及應用工作,該廳印發了《推進北斗應用,精準服務三湘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下稱《計劃》),要求到2024年底前,實現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基礎設施持續完善、時空基準不斷優化、應用服務深度拓展、保障能力顯著提升等目標。
根據《計劃》,湖南將新建一批地面基準站,落地搬遷一批樓頂站,融合一批社會投資建設的基準站,優化全省站點空間布局。2023年,通過在移動通訊信號覆蓋不穩定區域的22座基準站架設廣播電臺設備;2024年,新建地面站、改造樓頂站不少于70座,用于提供測繪基準服務的核心站規模達160座以上,平均站間距縮短至約35公里。融合其他行業和社會投資建設基準站不少于60座,用于提供社會化服務的基準站規模達220座以上,平均站間距縮短至約30公里。
提升北斗實時定位精度。2022年,實現湖南、江西、湖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海南、貴州和新疆CORS基準統一與服務互聯互通,定位精度領先全國水平;2024年,全面完成聯測復測任務及數據處理,完成似大地水準面精化。
《計劃》表示,支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與監督實施。2022年,開展位置大數據提取、預處理與分析模型的構建,形成完整的位置大數據處理分析技術體系;2024年,實現對規劃確定的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等紅線區域,開展基于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務的智能界碑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應用不少于3項。
助力耕地保護監督管理,充分發揮北斗在耕地保護工作中的測繪服務保障作用;采用“北斗+智能手機”的分米級定位技術,為“田長制”工作提供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支撐。2022年,完善北斗在耕地保護中的測繪服務保障,建立利用位置大數據發現永久基本農田占用監測應用示范。
《計劃》明確,推動地質災害“人防+技防”結合。2022年,有針對性選取一批地質災害隱患點,布設北斗高精度位移監測設備,對隱患點三維位移信息進行實時監測;2023年,深化拓展地面沉降監測應用,針對重點區域開展規模化應用;2024年,拓展短報文通信應用,為應急通信指揮調度、災情上報提供常態化技術服務。
拓展新興領域應用服務示范。著重圍繞形變監測、智慧水運、氣象監測、智慧農業、智能駕駛、智慧電網等場景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務支撐不少于6項,為貫徹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提供高精度衛星定位服務支撐保障。
中國北斗,我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自1994年北斗一號立項以來,歷經二十六載,從無到有......
近年來,我國在遙感測繪、定位導航、科學實驗等中高軌道衛星應用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風......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中央機械制造科學研究所刊物《航天與火箭制造》登載的文章稱,該研究所......
幾乎是前后腳,中國北斗在過去一個月內迎來兩則重磅消息。8月31日,來自中俄衛星導航重大戰略......
展望未來30-50年,我們將以衛星導航系統的時 空為基石,集成光學、聲學、電學、磁學、機......
2017年11月,北斗三號首批組網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入軌,截至目前已有16顆衛......
據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網站消息,商丘市新建的13座北斗導航定位基準站全部建成并通過省級驗收......
近日,深圳市在南山區西麗街道、桃源街道、寶安區新安街道、西鄉街道啟動了共享單車高精度定點停......
這似乎是個老問題,實際上也是個新問題。因為智能的問題,現在與無人駕駛密切相關,引出一堆新問......
接收機通常有接收機天線、射頻(RF)部分、基帶部分、電源部分和控制顯示存儲部分組成。接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