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工業互聯網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1版)》(以下簡稱《指南》),提出到2023年,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持續完善。
據悉,《指南》將制定術語定義、通用需求、人才等基礎共性標準15項以上,“5G+工業互聯網”、信息模型、工業大數據、安全防護等關鍵技術標準40項以上,面向汽車、電子信息等重點行業領域應用標準20余項,推動標準優先在行業和領域率先應用,引導企業在研發、生產、管理等環節對標達標。
《指南》發布會給汽車產業發展帶來何種影響,引發汽車市場各方關注。
其實,早在2021年6月,工信部就曾發布《2021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突出以新能源車為載體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發展,對汽車智能化、網聯化和零部件標準化工作提出了與各方協同的新要求。
目前,國內汽車市場智能網聯化發展初具規模。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里程已達500萬公里。為順應智能化發展趨勢,汽車企業在車輛智能化技術研發力度不斷加大,主流車企積極運用網絡延遲小且帶寬容量大的5G技術、邊緣計算等新技術,探索智能汽車發展之路。
隨著5G技術商用化的普及,車輛憑借自動駕駛技術的介入有了以較快車速自主行駛的能力。與此同時,車聯網進入5G時代,人們對影響車輛安全問題的數據傳輸保持高度關注。
《指南》顯示,“5G+工業互聯網”標準實際包含多種應用層面信息,包括應用端、網絡管理、適配增強技術等標準。以適配增強技術標準為例,主要規范5G技術面向工業互聯網需求等增強型技術要求,包括高精度時間同步、高精度定位、與其他網絡協議對接等標準。
在整車自動駕駛過程中,智能駕駛系統對車輛定位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極高,任何關鍵數據偏差都有可能導致交通事故發生。據了解,在高速公路上運行時定位級別更是精確至分米級。正因如此,對5G+工業互聯網的汽車領域運用,需要有相應的標準為汽車企業及相關產業鏈發展提供參考。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閆建來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信息技術網絡與系統逐步深度融合,工業設備網絡化改造、智能網絡管理程度不斷加深,面向汽車出行領域的信息模型新標準化需求將持續涌現。《指南》的出臺,將為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發展提供技術扶持,為市場發展指明方向。
中國北斗,我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自1994年北斗一號立項以來,歷經二十六載,從無到有......
近年來,我國在遙感測繪、定位導航、科學實驗等中高軌道衛星應用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風......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中央機械制造科學研究所刊物《航天與火箭制造》登載的文章稱,該研究所......
幾乎是前后腳,中國北斗在過去一個月內迎來兩則重磅消息。8月31日,來自中俄衛星導航重大戰略......
展望未來30-50年,我們將以衛星導航系統的時 空為基石,集成光學、聲學、電學、磁學、機......
2017年11月,北斗三號首批組網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入軌,截至目前已有16顆衛......
據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網站消息,商丘市新建的13座北斗導航定位基準站全部建成并通過省級驗收......
近日,深圳市在南山區西麗街道、桃源街道、寶安區新安街道、西鄉街道啟動了共享單車高精度定點停......
這似乎是個老問題,實際上也是個新問題。因為智能的問題,現在與無人駕駛密切相關,引出一堆新問......
接收機通常有接收機天線、射頻(RF)部分、基帶部分、電源部分和控制顯示存儲部分組成。接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