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一方水土、興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美一方家園”。水土保持工作既是全社會共同奮斗的著力點,也是全社會發展的堅實靠山。
近年來,廣州市水土流失治理進一步提速,依照國家、省水土保持工作部署,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打造工作亮點。在不斷推動水土保持工作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讓水土保持監管模式接上“廣州地氣”,交出一份屬于廣州的特色答卷。
筑牢“防火墻” 落實強監管
強力糾治水土保持方案不落實的問題,需要把看住人為水土流失作為水土保持強監管的根本落腳點。廣州市采取書面檢查、遙感調查、“互聯網+”及現場檢查等方式,實現在建生產建設項目監督檢查全覆蓋,及時反饋監督檢查意見,對存在問題的項目發放整改意見。在推動整改落實的基礎上,認真梳理研究共性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各單位對照自查、未查先改。力求做到“檢查一批、帶動一片”。
2020年,共完成現場監督檢查1229宗次,發現問題210個。
為了從源頭上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編報質量水平,廣州市開展水土保持方案核查,2020年共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核查89宗。
嚴格執行水土保持標準、規范、規程確定的驗收標準和條件,開展驗收報備核查,確保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落實,2020年完成設施驗收報備核查共計151宗。
壓實責任 念好“緊箍咒”
作為超大型城市,廣州市水土保持工程面廣且量大。該如何建立職責明確、協調有序的監管體制?
為此,廣州市開展水土保持履職情況督查,確保責任落實、制度執行、問題整改、推動工作“四到位”。用實、用好水土保持信用監管“兩單”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既抓緊處置,對核查發現的問題嚴肅處理,又與執法部門聯合將懲戒和整改有機結合起來。力圖以問題線索的精準處置推動整改責任的落實。
2020年,共約談生產建設單位13家,并將“廣州市萬卓置業有限公司”和“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列入水土保持“重點關注名單”。
牽住“牛鼻子” 一切按照規范走
水土保持管什么?誰來管?怎么管?管不好怎么辦?
為了保證水土保持工作的客觀公正、科學合理、高質高效,廣州通過制定一系列規范制度,來為這一系列問題提供明確準則:
出臺法規配套文件《廣州市水土保持管理辦法》,明確水土保持相關職能部門具體工作要求,壓實水土保持屬地監管責任,強化水土保持工作各環節的規范化管理;
印發《廣州市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指引》,進一步規范生產建設項目審批、監管、驗收報備各環節,明確方案核查和驗收備案核查要求,加強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制定《廣州市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部門聯動工作方案》,加強部門溝通協作,堅持資源共享,信息互通,保障我市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協同開展,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制定《廣州市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三色評價工作方案》,增強監管的科學性、針對性,合理配置監管資源,提升監管工作效能,有效預防和減少人為水土流失。
優化營商環境 按下審批“快捷鍵”
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時間已由法定20個工作日壓縮至2個工作日。
為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精簡優化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服務,縮短審批時間,推行告知承諾制和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廣州市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時間、審批范圍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壓縮。“十三五”以來,全市完成水土保持方案審批1470宗,涉及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面積170.15平方公里。
除24個鎮街以外,廣州市把其余區域界定為“不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區域”。因此,全市共有約40%的國土面積可免去辦理水土保持方案審批。
免除審批辦理的區域只需落實好截水、排水、攔擋、覆蓋、沉沙、植被恢復、復墾等水土保持措施,以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情況。
同時,高質量編制《廣州市水土保持規劃2016-2030年》,該規劃榮獲2018-2019年度廣東省優秀工程咨詢(科技)成果二等獎。
擦亮“千里眼” 力求信息化、精細化
從2015年開始,廣州市運用衛星遙感技術對生產建設項目進行水土保持監督檢查。
首先,由市級涉水行政主管部門運用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對生產建設項目擾動圖斑進行解譯,并將疑似生產建設項目圖斑下發到區。
而后,以區為單位,組織第三方和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對圖斑進行現場核查,做好問題分類處理,對現場核查認定的“未批先建”“未驗先投”“未批先棄”及施工過程中的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項目嚴肅查處;對現場水土保持措施落實不到位,存在水土流失及隱患的項目加強技術指導,督促限期整改。其中,2020年間,開展過兩次覆蓋全市的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衛星遙感檢查,共解譯疑似生產建設項目圖斑1528個,查處違法違規項目23個。
為進一步提升信息化監管水平,廣州市同時致力于開發水保監管APP,將其應用于生產建設圖斑復核和監督檢查。實現“互聯網+監管模式”模式落地。
實行部門聯動 打出一套“組合拳”
為了進一步加強部門溝通協作,堅持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制定了《廣州市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部門聯動工作方案》。該方案的印發有效保障了廣州市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協同開展,同時也使生態環境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2020年,廣州市水務局和廣州市交通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交通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并對“廣青路工程”和“廣州市軌道交通二十一號線工程”開展水土保持聯合監督檢查,督促問題整改落實。同時,成立廣州市集中打擊水土保持違法行為聯合執法工作專班,由市水務局龔海杰局長擔任專班組長。這一系列舉措明確了工作任務要求,壓實責任,對違法線索及時立案查處,完善了水土保持日常監督和水政執法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