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25日,第83屆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大會在上海舉辦。10月24日至25日,在IEC大會舉辦之際,第八十技術委員會“海上導航與無線電通信設備及系統技術委員會”(IEC TC80)全體會議成功舉辦。會上,首個北斗接收設備檢測標準獲得通過,北斗國際標準取得重要進展。本次會議共有英國、芬蘭、美國、日本、韓國等8個國家代表團,以及IEC中央辦公室、國際航道組織(IHO)、國際海上無線電委員會(CIRM)、國際海事無線電技術委員會(RTCM)、美國國家海洋電子協會(NMEA)等標準組織的代表出席。中國代表團由來自中電科西北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衛星導航工程中心、工信部電子四院、武漢大學等11位國內專家組成。本次會議由中電科西北集團有限公司協辦。
自2017年以來,在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的組織下,在國標委、工信部電子信息司、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等機關的大力支持下,由中電科西北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聯合國內優勢單位積極推進北斗在IEC中的檢測標準工作,推動IEC TC80成立北斗船載檢測標準的項目組,使北斗進入IEC國際標準。該標準是《海上導航與無線電通信設備及系統—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第5部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接收設備性能要求、測試方法與要求的測試結果》(IEC 61108-5)。在本次會議上,該標準順利進入FDIS(最終批準草案)階段,在IEC TC80全體會議上獲得通過,預計2020年6月前正式發布。IEC TC80項目組PT 61108-5組長未來兩年繼續連任。
IEC 61108-5是各國船級社對北斗設備上船應用許可-“型式認可”的依據,是北斗應用于國際航海的條件,是全球衛星導航海用產品制造商設計、生產和測試的依據,是其它非專業應用衛星導航接收設備設計和測試的參考。
IEC 61108-5與IEC 61108-1 GPS(2003年)和IEC 61108-3 Galileo(2010年)相比,除具有北斗獨有的指標和要求外,還增加了船橋告警管理、新的船站設備國際海事衛星艦隊寬帶(Inmarsat FB)干擾條件、對地航向(COG)勻速轉彎和對地航速(SOG)變速直線新測試方法等若干新內容,迎合了繼Galileo標準之后十年間國際海事組織最新要求,通過標準規范使北斗船載接收設備具有更加先進的、符合國際海事電子發展的特點,取得的成果將影響后續其它衛星導航船載接收設備標準的制修訂。
本次會議中,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專家代表介紹了北斗系統建設與發展報告,受到TC80主席、秘書長和到會國際代表的關注。為推進后續北斗新信號接收設備、北斗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系統(GMDSS)、北斗差分和北斗星基增強等IEC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次大會是我國繼1990年、2002年后第三次承辦IEC大會,共有來自80多個國家的4000多名中外專家和代表參會, 此次會議也是IEC TC80全體會議首次在中國召開。(楊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