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nsideGNSS》雜志最近報道稱:今年4 月份,美國空軍戰略發展規劃與試驗辦公室(SDPE)在科羅拉多州百年紀念(Centennial)的機載試驗臺上六次成功地進行了第一階段飛行測試,展示了 AgilePod 中的融合 PNT 技術。在計劃于 8 月進行的第二階段飛行測試之前,它還在新墨西哥州霍洛曼空軍基地成功地對 T-38 進行了配置測試。Centennial 出擊探索了“空軍未來”開發的作戰概念,旨在通過調整開放軟件架構與現有 PNT 技術(如視覺導航 (VisNav)、機會信號 (SoOP) 和磁異常導航 (MAGNAV) 等)來重新思考所需服務的 PNT 方法。這些出擊成功證明了融合的 VisNav/SoOP 系統可以在可重構的 AgilePod 內,在各種飛機載體和環境條件下運行。
據 SDPE 的互補 PNT 作戰實驗負責人安迪·科特爾少校說,“PNT 對空軍來說并不是一個新的挑戰,但我們知道無法保證無爭議的空軍優勢地位,我們不能自滿,”科特爾說。“這個概念認識到,當我們的對手試圖破壞傳統的 GPS 源時,單一的替代 PNT 技術不會給我們帶來優勢;我們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如何將這些技術結合在一起來實現我們想要的效果。”
情報、監視和偵察 (ISR) 吊艙由一系列 30 英寸見方的隔間組成,長度從 28 英寸到 60 英寸不等。這些隔間可以組裝成不同的配置--在概念上類似于樂高積木--從而實現不同的傳感器通信包。專為集成到 MQ-9 Reaper UAV 等特種作戰飛機而設計,它還可以搭載到飛行員駕駛的飛機上。操作員可以選擇他們執行任務所需的傳感器設備,配置吊艙以滿足他們的特定需求并部署以收集多種類型的數據。例如,高清視頻、光電和紅外傳感器以及雷達可以部署在單個AgilePod 中,從而減輕了多件設備執行相同操作時可能伴隨的重量。該吊艙利用了 Blue Guardian 開放式自適應架構結構和傳感器開放系統架構。開放式架構通過標準化的軟件和硬件接口實現傳感器技術的快速集成,使吊艙能夠無縫集成到使用標準架構的平臺上。這增加了吊艙可以增加的任務數量,擴大了 ISR 任務可用性范圍。
當前飛機上的傳感器功能是為特定任務而構建的,例如使用專有軟件和硬件進行近距離空中支援或瞄準。開放系統架構標準與具有“即插即用”功能和配置的單個AgilePod 相結合,使一個吊艙能夠執行數百種不同的任務集。這是節省成本和提高可持續性的關鍵。與海軍水面作戰中心合作,空軍戰略發展規劃與實驗辦公室 (SDPE) 已采取措施,使空軍新的精準定位、導航和授時 (PNT) 作戰概念成為現實??铺貭柋硎?,Centennial 測試只是旨在快速探索這一概念的操作實用性的一系列飛行測試的第一階段,并補充說,在測試期間,該團隊還將評估 MAGNAV 技術,以便在未來的測試中進行潛在的整合。他補充說,在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中,該團隊在 T-38 上成功完成了 AgilePod 的安裝檢查,為 8 月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與第 586 飛行測試中隊的第二階段飛行測試做準備。“這就是實驗的意義所在,”SDPE 的實驗和原型制作部門主管魯迪·克洛斯特曼說。“我們將規劃人員、科學家、工程師和運營商聚集在一起,以相對較小的投資快速探索競爭優勢,了解運營效用,開發 CONOPS,并根據需要幫助空軍調整,以確保正在開發的能力滿足以往的需求,以及不斷變化的戰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