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再強調,北斗今后十年間真正的創新是融合創新,這里的融合創新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和系統層面上,更多的是在產業和體系的高度上。當人們應用北斗愈加深入后發現,北斗導航的概念拓展到時空層面,與信息社會的智能化結合起來的時候,北斗已經遠遠超出定位導航授時(PNT)范疇,再不是堅守導航領域的一城一地,而是進入智能信息產業的廣闊天地,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領頭羊,圍繞智能信息產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一系列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如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增強現實、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等,都不約而同地集合在北斗新時空技術大框架麾下,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度集聚,從而推進新興的智能信息產業群體集聚和中國新時空服務體系化形成,匯合成智能信息產業發展的大潮流,這一股大潮流不僅僅自身實現快速持續健康高強度的發展,更加重要的是極大地推動為數眾多的傳統產業的數字轉型和升級換代,在新基建領域的數字化施工,就是個典型例子。
高精度時空信息,不僅僅是一種服務內容的提供,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工具,成為信息時代能夠實時動態、唾手可得的高精度、高效率、高效益的強大工具。所以,它不僅僅用于定位導航授時,還用于機械作業施工、遠程遙控遙測、過程質量監管、控制調度指揮、管理運營維護、融合創新集成。更加重要的它是一種全過程全時空全生命周期的革命性的管理手段,是開創智能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帶動關聯產業共同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新基建工程中,推動數字轉型升級,推動融合集成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智能共享服務的一種總體性系統化的原動力和系統解決方案。
數字化施工的實質,就是要保障實現智能化、高質量、高效益目標。而高精度時空信息服務是核心關鍵,在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水利電力、礦山能源基礎設施等工程的整體規劃、頂層設計、精準施工、運營維護都需要強化的時空信息服務。在不同類型的施工現場,安全作業是關鍵,高精度時空信息是基礎保障條件,確保施工機械和現場人員之間,都各在其位,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尤其是像新基建這樣的重大系統工程建造、維護、優化、運營、服務等過程中,高精度時空信息的一體化實時化提供,可以確保工程的智能化運作,還能夠保障數字化精準施工,精化管理,實時動態感知傳輸與智能服務,達成高質量、高效益、高速度發展的目標。
實質上,高精度時空信息服務的最大貢獻是在:全局態勢把控、戰略頂層設計、精準決策施策、管理治理監理、指揮調度運維、實時動態確保。總之,管理服務是其最重要的創新。但是,到目前為止,人們對此還沒有真正認識,還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因為事關重大,所以尚需大力宣傳提倡,首先應該在我國的電子政務中廣泛深入的加以自覺運用。可以想見,會帶來重大的革命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