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LBS并不是什么新東西,建設GPS系統的目的就是為了給用戶提供位置服務。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頒布了911服務規范。
基本的911業務(Basic 911)是要求FCC定義的移動和固定運營商實現的一種關系國家和生命安全的緊急處理業務。和我國的110/120等緊急號碼一樣。要求電信運營商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跟蹤到呼叫911號碼的電話的所在地。在有線時代,實現起來相對來說容易一些。
1993年11月美國一個叫做詹尼弗·庫恩的女孩遭綁架之后被殺害,在這個過程當中,庫恩用手機撥打了911電話,但是911呼救中心無法通過手機信號確定她的位置。
由于這個事件,導致美國的FCC(美國通信委員會)在1996年推出了一個行政性命令E911,要求強制性構建一個公眾安全網絡,即無論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能通過無線信號追蹤到用戶的位置。
E911有有線和無線之分。有線中由ISUP協議進行了保證,主要與有線網絡有關。而FCC定義的無線E911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要求運營商通過本地PSAP(Public Safety Answering Point)進行呼叫權限鑒權,并且獲取主叫用戶的號碼和主叫用戶的基站位置;第二個版本要求運營商提供主叫用戶所在位置精確到50-300米范圍的位置信息。
無線E911第二版最重要的是用戶位置的定位。對于位置定義有如下幾種方法:
A)AOA(angle of arrival )指通過兩個基站的交集來獲取移動臺(Mobile station)的位置;
B)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工作原來類似與GPS。通過一個移動臺和多個基站交互的時間差來定位;
C)location signature位置標記。對每個位置區進行標識來獲取位置;
D)衛星定位。
但是,直到2006年,才基本上完成了全美無線通信網絡的升級改造。
此外,2001年的911事件也讓美國的公眾認識到位置服務的重要性,因此,在為了實現E911目標的同時,基于位置服務的業務也逐漸開展起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E911促使移動運營商投入大量的資金和力量來研究位置服務,從而催生了LBS市場。
總體上看LBS由移動通信網絡和計算機網絡結合而成,兩個網絡之間通過網關實現交互。移動終端通過移動通信網絡發出請求,經過網關傳遞給LBS服務平臺;服務平臺根據用戶請求和用戶當前位置進行處理。并將結果通過網關返回給用戶。
其中移動終端可以是移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手持計算機(Pocket PC),也可以是通過Internet通訊的臺式計算機(desktop PC)。服務平臺主要包括WEB服務器(Web Server)、定位服務器(Location Server)和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服務器。
要求覆蓋率高
一方面要求覆蓋的范圍足夠大。另一方面要求覆蓋的范圍包括室內。用戶大部分時間是在室內使用該功能,從高層建筑和地下設施必須保證覆蓋到每個角落。根據覆蓋率的范圍,可以分為三種覆蓋率的定位服務:在整個本地網、覆蓋部分本地網和提供漫游網絡服務類型。除了考慮覆蓋率外,網絡結構和動態變化的環境因素也可能使一個電信運營商無法保證在本地網絡或漫游網絡中的服務。
LBS定位精度
手機定位應該根據用戶服務需求的不同提供不同的精度服務,并可以提供給用戶選擇精度的權利。例如美國FCC推出的定位精度在50米以內的概率為67%,定位精度在150米以內的概率為95%。定位精度一方面與采用的定位技術有關,另外還要取決于提供業務的外部環境,包括無線電傳播環境、基站的密度和地理位置、以及定位所用設備等。
移動位置服務被認為是繼短信之后的殺手級業務之一, 有著巨大的市場規模和良好的盈利前景, 但實際進展比較緩慢。不過, 隨著產業鏈的完善, 移動位置和位置服務市場有望日益壯大。自2008 年開始全球 LBS 運營市場將會開始加速成長, 但是在開展的同時要非常注意業務和網絡性能的平衡點, 應該在保障網絡性能的同時最大可能的保證業務的開展。
基于LBS的服務業務也得到了蓬勃地發展,各種開放式API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如西橋科技的Cobub服務,就為用戶提供了開放式的API服務。注冊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來使用對應的服務,如通過IP查尋經緯度、通過WIFI MAC地址查尋、通過手機基站信息查尋地址、通過經緯度查尋地址、通過地址查尋經緯度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