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夜综合|欧美一黄片|在线观看91|任我爽在线视频精品凹凸精品分类|最近中文字幕免费6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產業市場 > 位置服務市場 > 位置服務市場

北斗產業園建設冰火兩重天 產業發展漸趨理性

添加時間:2018-10-31 14:09:12 來源:今日北斗
  目前,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產值已突破2000億元,北斗衛星定位系統深入生活,在商業、民用應用領域前景廣泛,已輸送到全球30多個國家。隨著我國北斗衛星導航技術體系的逐漸完善,北斗的產業化應用也吸引了各界的關注。
 
  據統計,預計到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北斗將拉動2400—3200億元規模的市場份額。有機構分析認為,北斗產業大年將至,如今北斗技術與政策領域不斷利好,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投資熱情。
 
  北斗產業園建設如火如荼
 
  據《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目前,國內已形成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華中鄂豫湘地區、西部川陜渝地區等五大北斗產業集聚區域,五大區域聯合貢獻了全國衛星導航產業約80%的總產值。
 
  這五大區域的形成,除了有較強的人才鏈與市場優勢之外,還與地方規劃北斗產業園區不無關系?!栋灼酚^點認為,過去一年,北斗產業園集聚式發展優勢更加明顯。地方利用產業園區(基地)的方式推動北斗產業落地發展也確實是一種有效模式,對于集約政策和資金力量,統籌規劃建設,扶植和推動北斗產業在當地發展壯大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調研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建成運營或在建的北斗相關產業園區共34家,分布在全國19個?。ㄊ?、自治區)。其中,已建成并投入運營的18家,在建的16家。地方政府對北斗產業的熱情也空前高漲。
 
  據南京市發展改革委官網的消息稱,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了北斗產業園區發展座談會,就組織實施前述專項行動進行工作部署。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實施的該專項行動,意在選取產業基礎好、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北斗產業園區做優做強,打造一批產業鏈完善、集聚效應明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類北斗產業示范園區,以及一批特色鮮明、引領示范作用顯著、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專業特色類北斗示范園區。
 
  國家發展改革委通過前期廣泛調研以及多輪項目篩選后,確定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長沙、成都和西安為創建北斗產業示范園區依托城市。而南京作為入選的8個城市之一,獲得了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南京作為江蘇省會,集合了江蘇及周邊省份優質的北斗產業,有著較好的北斗市場和產業基礎,并逐漸形成了產業聚集。
 
  據南京江北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負責人介紹,依托南京市強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和軍工高校院所的創新優勢,園區已集聚了200多家北斗衛星導航相關企業,2017年衛星應用產值達200億元。南京北斗產業園還參與了國家發改委北斗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體系指標的制定。
 
  5月21日,海南省公布了124項重點招商任務,提及建設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基地,以及推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衛星導航、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海南省工信廳聯合陵水黎族自治縣政府,多次對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商定共同在清水灣國際信息產業園集中打造北斗導航產業基地。6月30日,9家北斗導航企業與之簽約,將在清水灣信產園設立全國總部、南方總部、海南總部或創新研發中心等,進行產品研發及應用推廣。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于賢成說,海南具有發展衛星導航產業的地理環境等方面優勢,而發展這一產業亦有利于促進海南經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與此相似的還有湖北省,據悉,湖北省計劃到2020年打造千億北斗導航產業,廣泛開展北斗市場化應用,確定建立實施“北斗+”戰略。北斗相關企業負責人表示,“北斗+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衛星導航技術、大數據融合處理技術、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物聯網平臺,讓北斗數據應用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湖北省斗轉科技園在2018年2月試運營以來,吸引了30余家科技型企業入駐,致力于打造集眾創空間、企業孵化、產業加速、展示交流、綜合服務等于一體的“北斗+”專業園區,主要聚焦北斗行業上下游企業,并力爭在2020年前建設成為國家級專業科技企業孵化器。
 
  產業園區運營資金壓力大
 
  雖然各地對“北斗經濟”懷有極大的熱情,但是業內對于北斗產業園發展過火的質疑聲也不斷。隨著產業園的逐步投入運營,一些早期盲目發展的問題已經顯現,有的園區也發展停滯。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就曾公開表示,很多地方的北斗產業園是“借北斗招牌圈地,產業過熱”。賽迪智庫軍民結合研究所楊少鮮、李宏偉于2017年6月撰文指出,很多地方并沒有考慮當地技術、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甚至沒有經過嚴格論證和考察分析就上項目、建園區。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在2011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的重慶北斗導航產業園一期和一期配套工程的土地使用權及建筑物于近期在阿里拍賣掛出。公開資料顯示,該產業園曾計劃總投資50億元,計劃引進企業100家,一期建成后,預計將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到2020年建成時年產值將超過500億元。此產業園是由重慶北斗導航提出的,該公司擁有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授予的北斗導航民用服務資質。
 
  內部人士表示,媒體報道的50億元投資,都是滾動投資,可能是房子賣了再繼續投,那么初期可能連1%的投資額都不一定有。股東的資金投入不夠,后面也沒有銷售回款,導致了項目資金斷裂。
 
  類似的例子還有柳州北斗信息產業園,它是廣西首個北斗信息產業園,在2013年柳州市柳東新區舉行奠基儀式,預計到2015年,北斗信息產業園項目一期將形成30億元產值規模。
 
  但實際上該項目已經出現問題。柳東新區黨群工作部工作人員表示,北斗信息產業園在項目推進的過程中,因相關產業的企業投資引進出現若干問題而停滯,在2015年后便不再作為該區重大發展項目推進。
 
  賽迪智庫的報告中建議,為避免此類情況,在規劃北斗產業發展時,應該從建設北斗產業園向建立北斗研究院演進,從產業集群向科技和模式創新拓展,重點圍繞北斗技術研發、產品持續、檢測檢驗、高精度位置服務、商業模式創新等開展業務活動?! ”倍樊a業鏈按照上中下游可以分為:基礎產品、系統& 終端 集成和運營服務。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我們沒有考慮衛星制造、發射等產業環節?;A產品包括芯片、板塊、天線、以及基礎數據、基礎軟件等;中游主游的芯片、板卡等是最為核心的環節,芯片、板卡的性能、功耗、尺寸等直接決定了其應用的前景。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國內中游產值占比最大,下游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相比較而言,國外運營服務在衛星導航產業的產值占比一半約為 60%,國內目前僅為 30%左右, 產業發展仍然處于早期階段。考慮到共享單車等新興應用服務不斷涌現,帶動北斗服務逐步進入大眾市場,未來隨著車聯網、智慧城市、物聯網等應用場景不斷成熟,北斗運營服務成長前景巨大。
 
  北斗導航產業鏈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北斗產業鏈結構現狀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3 年 ~2016 年產業鏈環節產值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2023年中國衛星導航行業運營態勢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從應用市場來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市場主要分為特殊(安全)應用市場、行業(領域)應用市場和大眾(個人)應用市場三大類。
 
  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市場分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特殊(安全)應用市場 涉及軍用、警用、防災減災、應急救援、公共安全等領域,在三大應用市場中占比最小,卻是產業發展的高端市場,當前該市場發展正處于持續穩定增長期。2016 年,北斗產品和服務在警用和防災減災等細分市場獲得大量部署,使得特殊市場總體保持穩定增長。
 
  行業(領域)應用市場主要 以車輛監控和高精度應用為主。2016年行業車輛監控終端銷售收入約 66 億元,高精度類產品的銷售收入近 60 億元。
 
  2010-2016 國內高精度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大眾(個人) 應用市場 主要包括智能手機和車載導航、智能穿戴等 ,大眾應用市場的總體規模遠高于前兩個應用市場。2016 年車載應用是大眾應用市場最為穩定的增長點,汽車后裝市場終端銷量約 800萬臺,前裝市場終端銷量突破 550 萬臺,前裝滲透率接近 20%。2016年前裝市場終端銷售收入超 303 億元,后裝市場終端銷售收入超176 億元。2016 年車聯網用戶規模突破 1600 萬,車聯網滲透率接近 8.24%,市場規模達到 192 億元。
 
  國內車聯網用戶規模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衛星導航市場整體規模快速提升,產業集中度有所提升。根據數據顯示,2016 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突破 2000 億元大關,達到 2118 億元,較 2015 年增長 22.06%。產業投資并購持續活躍,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數量保持在 14000 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約 45 萬。據不完全統計,截至 2017 年 4 月,業內上市公司(含新三板)總數已達到 53 家,上市公司涉及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相關產值約占全國總產值的10.87 %,相比 2015 年的 9.3% 產業集中度有所提升,但產業中絕大多數企業仍為小微型企業。
 
  國內衛星導航市場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北斗產業規模仍然較小,理性看待產業現狀以及潛在成長空間的問題現階段,北斗產業規模占國內衛星導航市場比例不高,我們應理性看待目前“發展不及預期”以及未來潛在的成長空間等問題。近年來,國內衛星導航市場規模增長較快,但實際上北斗產業規模所占的比例并不高,2015 年北斗產業占國內導航市場的比例不足 15%。據此來看,現階段國內北斗產業的發展似乎有點“不及預期”,但我們對此有不同的觀點:首先,長期看北斗產業發展壯大是大概率事件。作為在區域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大國,北斗系統對于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完成北斗系統的搭建后,培育各種民用領域的產業應用也是水到渠成之事,因此對于北斗產業的長期發展我們應給予足夠的信心。
 
  其次,衛星導航市場的需求真實存在且仍在不斷增長。國內衛星導航市場規模在 2016 年已經超過 2000 億元,表明市場需求真實存在且體量不小。對于亞太地區、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北斗系統的覆蓋密度相對 GPS 更有優勢,有望帶來更多增量需求。
 
  第三,北斗產業未來成長空間巨大。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 2020 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達到 4000 億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國內衛星導航市場貢獻率超過 60%,即市場規模有望超過 2400 億元。即便我們按照 2016年 2118 億元的市場規模進行測算,北斗產業的份額若能達到 50%以上,千億元的市場規模相比目前依然存在巨大的成長空間。
 
  北斗產業目前在國內導航市場占比不高,但成長空間巨大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用“北斗”來講述中國位置
圖文推薦
熱門閱讀
Top